祁阳县是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县,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该县从2013年开始在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几年来不断优化完善法律顾问各项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深入拓展法律顾问领域,切实为全县深化改革、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把好了法律关,助推了法治祁阳建设。目前,全县共有55家行政单位、17家事业单位、5家外资企业、所有规模企业、重点项目聘请了法律顾问,实现了县、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法律顾问全覆盖,政(府)、企(业)、事(业)全拓展的法律顾问体系。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成立祁阳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组的通知》、《祁阳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组工作规则》、《祁阳县律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祁阳县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对法律顾问的基本条件、选聘模式、服务范围、工作方式、权利义务、解(续)聘方式、办公经费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县委、县政府还将聘请法律顾问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范畴,凡县属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聘请律师担任本单位法律顾问的,年终考核给予加分奖励。2013年起,县政府聘任齐物、金浯、博大三个律师事务所的四名律师为祁阳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组成政府法律顾问团,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向受聘律师颁发了法律顾问聘书。自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成立以来,共办理政府诉讼案件12件、参与处理突发性非正常死亡案件23件,参与处理涉法信访疑难案件116件、参与处理工伤纠纷案件12件,收到了“政府满意、客商满意、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二是服务引导,双向拉动。针对早些年有的律师找政府漏子、钻政府空子、帮政府倒忙的状况,该县通过理性分析,综合考量,确定了在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跳出就管理抓管理、“堵”“疏”结合、突出服务引导的律师队伍管理新举措。一方面,通过推行“三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全面“堵”漏,极大提高了律师参与政府治理参与度及政治、经济待遇,实现了律师从“帮倒忙”到“帮大忙”的华丽转身。一方面,突出服务引导,做好“疏”字文章,下大力改变律师的履职环境、拓展律师的服务领域。率先在全县所有规模企业、重点项目中推行免费指派法律顾问制度。广大指派律师勤勉敬业,变边缘服务为核心支持,从提供法律咨询、诉讼代理、陪同下访等事项,延伸到参与协调政府投资采购的合同谈判和经济贸易谈判,草拟、修改、审核顾问单位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有关法律事务文书,参与协调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引起的行政执法争议等等。在政府搭台、律师唱戏的双向拉动下,该县企事业单位、重点项目业主形成了从“免费指派”到自主乐意“高薪聘请”的转变;律师队伍形成了从“要我做”法律顾问到“我要做”法律顾问的新常态。同时,注重树立标杆。齐物律师事务所邹小龙律师任湖南凯盛鞋业(台资企业,在祁阳投资达5亿元)免费指派律师,由于服务周到、作用明显、效益突出,仅仅1年,就被该企业高薪聘请为常年法律顾问,获得了骄人的从业成就感、获得感、认同感。博大所蒋冬生律师在处理备受省委省政府关注的祁阳县人民政府与永州兴龙置业有限公司沿江路改扩建工程合同纠纷案时,以良好的敬业精神、业务素养和协调能力,成功化解了十余年的多重矛盾,并解决了近2亿元资金支付难题,为县委县政府分了忧、为客商排了难、为群众谋了利。
三是强化考核,规范促动。该县在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中,始终坚持严把“三关”。严把“入门关”。强化对顾问律师的选聘考查。对推荐、自荐、竞聘等方式产生的候选人进行科学考核,真正把政治觉悟高和业务能力强的律师选派到政府法律顾问岗位;严把“考核关”。每年对顾问律师的履职情况进行考评,经常性对顾问律师进行业务监督,用“双重考核制”来评判顾问律师的职业操守、业务素养;严把“奖惩关”。对于职业操守有瑕疵或者顾问业务有较大失误、不宜继续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律师,积极与顾问单位沟通协商及时更换。认真组织考核和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增强顾问律师创先争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6年有4名律师被推荐、选举为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